这几天,“制造名城,幸福株洲”在株洲火热“出圈”,成了街头巷尾最热议的词。
9月27日,中国共产党株洲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开幕。党代会报告总结了过去5年株洲发展成就,描摹了未来5年发展路径和目标,并正式提出了新的城市品牌定位:全力培育制造名城、建设幸福株洲,奋力谱写现代化新株洲壮美篇章。
这意味着,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里,株洲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,围绕“聚焦、裂变、创新、升级、品牌”发力,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株洲实际、具有株洲特色的现代化之路。
名城之路,成绩斐然
株洲,有共和国工业骄子之称,创下新中国工业史上290多个第一。
时间回到1954年8月16日,我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在株洲331厂制造成功,这天被称为“中国工业史上重要的一天”。走过建市近70年辉煌历程,株洲于荒芜中崛起,在探索中领先。
工业革命风起云涌,株洲紧扣时代脉搏,特别是近年来,以壮士断腕的意志和决心打赢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战,关停1700多家高能耗、高污染企业,擦亮工业底色,实现转型发展。
(中车株机城轨车辆制造车间。张灿强 摄)
过去5年,株洲大力培育新动能,全力构建“中国动力谷”现代产业体系。湖南重点打造的世界级产业集群轨道交通装备、航空航天主体在株洲,被寄予厚望。服饰产业华丽蝶变,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后,成为株洲第二个千亿产业集群。
视线拉近,去年9月,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,寄语湖南要打造“三个高地”。此后,湖南打造工程机械、先进轨道交通装备、航空动力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步伐进一步加快。全省重点打造的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中,先进轨道交通装备、航空动力的主机企业、集群主体均在株洲,株洲制造在全省甚至全国的地位可见一斑。
到2020年,在全部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,株洲拥有37个,是全省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市州。今年1至7月,株洲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6.9%,全省一类市州排名第1。其中,制造业增长17.6%,高于全年目标8.6个百分点。
论综合实力,株洲在经济下行、产业转型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,过去5年GDP年均增长7.1%,总量突破3000亿元;入选“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最成功的40个城市”;提前3年实现整体脱贫、同步全面小康……“成绩单”一亮,不服不行!
面对新发展阶段的新形势、新要求,新一届株洲市委朝着既定的方向阔步向前:着力在“聚焦、裂变、创新、升级、品牌”上发力,奋力打造中国先进制造版图中的典范城市。
未来五年,“软”“硬”兼施
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,株洲如何勇当实施“三高四新”战略主力军,谋划好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发展?
株洲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,今后五年,株洲将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,围绕“聚焦、裂变、创新、升级、品牌”发力,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株洲实际、具有株洲特色的现代化之路。
(株洲时代新材生产的风电叶片。株洲市委宣传部供图)
具体而言,就是要抓住“制造名城”“幸福株洲”两大关键词,塑造高质量发展的“品牌”,把株洲打造成为创新创业的高地、宜居宜业的福地、休闲旅游的胜地。
硬实力:制造名城,必须有!
制造名城,宏图已定——
提升硬实力,在全省打造“三个高地”上当先锋打头阵,打造“中国动力谷”的升级版,把株洲建设成动力之城、创新之城、开放之城,在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中形成示范引领,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建设中走在全省前列,在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建设中取得重大进展,让株洲先进制造业代表国家深度参与全球竞争。
5年目标,志在图强
综合实力更加雄厚,产业实力、创新能力、开放活力全面提升,打造国际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,建成世界一流的中小航空发动机产业集群,力争新增2至3个千亿产业集群,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0%,对外贸易依存度提高到15%,全市经济总量迈上5000亿台阶。
可见,株洲瞄准的先进制造业市场,不仅限于省内、国内,还把眼光放在全球,瞄准国际领先、国内一流的产业发展目标发力。
要实现这一目标,关键在于着力构建“3+3+2”的现代产业体系
↓↓↓
——“2”,是“两个一批”,一是升级陶瓷、服饰、烟花爆竹等一批传统产业;二是布局功率半导体、永磁动力、生物医药等一批新兴和未来产业。
让传统产业“老树发新枝”,可以释放发展动能;借助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,能够挖掘新的增长点。做到这两点,产业发展自然活力倍增。
(5月31日,中国首列出口欧洲双层动车组在中车株机下线。张灿强 摄)
——第一个“3”,是聚焦轨道交通、航空动力、先进硬质材料等3个优势产业。
其中,轨道交通和航空动力,是株洲融入全球先进制造业版图的两张“王牌”,最有希望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。优势产业先进硬质材料产业的实力也不容小觑,以株硬集团为代表的276家硬质合金企业集聚于此,形成国内产销规模最大、创新能力最强、品牌知名度最高的产业基地。聚焦这3个优势产业,属于重点发力,有利于集聚和放大株洲的比较优势。
——第二个“3”,就是突出电子信息、新能源、高分子新材料等3个战略产业。
除了拉长长板,还需培育新的产业龙头。电子信息、新能源、高分子新材料,是株洲精挑细选的3大“后备生力军”,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,未来前景可观。突出这3个战略产业,是株洲面向未来下的一盘“大棋”。
软环境:幸福株洲,等你来
“制造名城”搞明白了,“幸福株洲”又怎么理解?
先上“官方解释”:建设幸福株洲,就是改善软环境,加快建设文明典范株洲、数字智慧株洲、创新创业株洲、生态宜居株洲、品质魅力株洲,推动营商环境更加优化,推动共同富裕取得重要进展,打造更具现代气息的“神农福地”。
江山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江山。湘伴君认为,从宏观上看,改革开放40余年后,公平与效率如何更好兼顾的问题,已经随着“共同富裕”逐渐热起来而引发了更多思考。从微观上看,人民群众渴盼更好的教育、医疗、社会保障,更宜业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,更高效透明的社会治理,这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。
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。株洲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,在湖湘大地筑起“民生高地”。
(株洲市民在湘江风光带惬意自拍。王伟 摄)
具体怎么干?党代会上,多条“暖心”举措回应民生关切——
实施全民参保计划,抓好城乡低保对象、特殊困难人员、低收入家庭等重点群体保障;
促进人口均衡发展,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抓好“三孩”政策落实,加强托育服务,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养老;
坚持“房住不炒”定位,推进棚户区、老旧小区和农村危房改造,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,让人民安居乐业、近悦远来;
以“数字株洲”建设为统揽,大幅减流程、减材料、减时间、减窗口,让数据“多跑路”、企业和群众“少跑路”、服务“零距离”;
……
“幼有善育、学有优教、劳有厚得、病有良医、老有颐养、住有宜居、弱有众扶”的幸福株洲,张开怀抱等你来~
制造与幸福,一个是事关产业发展的硬实力,一个是关乎民生福祉的软环境,二者相辅相成、相得益彰,共同勾勒出现代化新株洲的未来。
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,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,筑梦制造名城、建设幸福株洲,湘伴君同大家一样,信心满满、斗志昂扬。